李贵明:西周金文临创之我见——试以《毛公鼎》为例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名为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鼎为直耳,半球腹,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边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该鼎造型厚重,饰纹简洁,线条洗练。《毛公鼎》铭文共32行,497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史料。《毛公鼎》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大盂鼎》合称为西周晚期的“四大重器”,深受书家喜爱。


1547052555379494.png


1547052570835734.png



1547052583540998.png


1547052742680796.png



《毛公鼎》结体特点

       《毛公鼎》是西周金文高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西周金文典范中的典范,气势恢宏,变化多端,结体自然生动,不可端倪。归结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字形偏长,相较于《散氏盘》的结构特点以取圆势为主,《毛公鼎》的字形以纵势为主,大部分字形都拉伸的比较长,包括一些笔画较少的独体字也是如此,如“文”、“不”、“受”、“天”等字,然而又不是一成不变,中间又适当穿插一些小字及收缩型字形来谐调整体上的纵势变化,显得自然生动。充分体现《毛公鼎》作为西周晚期金文典范之作的成熟面貌,圆劲修长,体势多变,仪态万方。

       二是字形大小错落丰富多变。《毛公鼎》字形虽整体以纵势为主,然字形大小错落,生动自然,一派天机。尤其是《毛公鼎》里几乎每一个字都不作正局,通过避让,上下错位,欹侧及中轴线的偏转等,化解多字取纵势而出现审美疲劳的困境。郭沫若曾把《毛公鼎》铭文拓本收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并云:“此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此宜宣王之时代为宜。”

       三是《毛公鼎》的结字非常注重各部分及笔画之间的收放关系与聚散变化。如铭文中的“唯”、“集”、“命”、“辟”等字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制鼎者的结构意图与审美取向。而这种收放与对比变化又很好地统摄于整体字形生动自然的变化之下,并不觉得突兀。

 


1547052819237469.png



1547052865701053.png



1547052872404806.png



《毛公鼎》笔法特点

       《毛公鼎》铭文雄浑厚重、恣肆烂漫、线条洗练,以圆笔中锋为主,由于是铸造而成,有明显的“屋漏痕”之感,并适当地辅以尖笔与方笔进行过渡。其次笔画有明显的提按变化,又经过上千年的沉淀,笔画更显厚重和富有金石气,变化更加丰富。其三是大量直线与弧线、长线与短线的交替使用,使得《毛公鼎》铭文书法笔法丰富多变,更加不可端倪。西周金文发展到中期以后,基本摆脱甲骨文的特点,充分发挥金文铸造的优势。而此时中国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技术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更进一步推动文字的成熟,并走向更高的艺术水准,形成西周金文的典型特征及多元格局。如《散氏盘》的恣肆跌宕,《墙盘》的整齐严谨,《虢季子白盘》的疏朗萧散,《毛公鼎》浑厚庄重等。清代大书家李瑞清对《毛公鼎》推崇备,曾评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可见《毛公鼎》在书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1547052965229115.png



1547052966415481.png



1547052987903827.png


临习提要

       明确了《毛公鼎》的用笔,结体及章法特点,因而在临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摒除小篆思维,即不要用写小篆的方法来写大篆。虽然小篆是大篆的基础,有小篆的识读与临习体验对大篆的学习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金文与小篆分属两个体系。首先金文的广泛使用是西周时期,文字古朴、厚重且又呈现出多元的风格特征,其使用的环境不同,文字在此时还未定型。到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首次用行政手段让中国的文字得一统一,并命丞相李斯着手此事。李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省减变化、变型,最后统一六国文字,即秦代小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峄山碑》《泰山刻石》等,俗称铁线篆。秦统一六国文字后,小篆相对于金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文字开始定型,象形的成分在减少,更趋对称简便,容易认读;二是在书写上笔画粗细均匀,几乎没有提按轻重变化。清人的篆书自邓完白始“以隶作篆”,增加笔画的轻重提按变化,增强书写性,但相对于金文的书写在字形及用笔上仍显得简单,远不及金文生动、雄强,也看不到文字行间所散发出来的郁勃之气。故而临习金文首要一点,应摒弃小篆思维,不要用写小篆的方法来临习金文,这是习金文之大忌。尤其像《毛公鼎》《散氏盘》这一类雄强、朴茂、厚重一路的金文,书写时尤要注意,应加强笔画中的提按变化,加强笔画的粗细对比,让金文的线条充满生命力与律动感。

       其二,在临习金文当中尤要注意偏旁笔画之间的收放变化、主次关系及欹侧取势。通过观察《毛公鼎》字形,我们可以非常明析的感受这一点。《毛公鼎》里的单字,几乎都不作正局,往左右取势的较多,在临习过程中尤要注意长线与短线的穿插,直线与圆弧线的搭配。如果是左右结构的或上下结构的字,我们在临习之前要分清这个字里面,哪一个部分是主要,哪个部分是次要的。对于次要的部件不要写得过大,以免冲淡主次关系。如《毛公鼎》里的“唯”字,把“隹”部写得特别大,“口”部写得特别小。又如“集”字,上部写得很大,“木”写得尤小,主次分明,对比强烈。

       其三是注意金文里单字的取势关系。蔡邕在《书法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写金文不可将字写得过于端正,而要注意字的取势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唯其如此,字形才会生动多变。

       其四,临习《毛公鼎》此类厚重一路的金文,尤要写出对比关系。在笔者看来,写大篆与写草书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两个在外形上大相径庭的书体,貌似毫无关联,然抛却形质上的不一样,在章法上及强化各种书写原理上却惊人的相似。写草书强调大小、轻重、粗细、收放、连带关系及墨色变化,而写金文,除却字形上不一样及上下字不相连接之外,其它几乎都一致。故写金文应该注意把各种对比关系写出来,而不可写得过于均匀、呆板、整饬而少变化。

       其五,在临摹的过程中不可不尝试多种章法形式的结合。如可以按原章法临摹,也可以有行无列,但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行气变化;可以采用无行无列的章法,写得比较茂密、紧凑,有密不透风之感。

       其六,临习《毛公鼎》此类的金文,在用笔上,要圆笔中锋,笔头要裹紧,有时要用力铺毫行笔,有时又要束锋涩行;书写时要把手臂、手腕的力量用起来,对于一些长笔画,要通过翻腕及手势的转换并适当运用绞转等动作,增加线条的厚度与立体感,如此方可做到神完气足,切不可平铺直拖,致线条臃肿、平板无力。再者,临习金文宜先大字后小字,以避力怯、胆怯之弊。


金文创作建议

       金文创作难在结字。古人普遍使用金文的年代距今相去久远,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又发生诸多变异。一是以前使用的文字,有一部分现在已废弃不用,有一部分字包括甲骨文在内根本不可识,故实际能供我们创作使用的文字不多,这无疑会给金文创作带来很大难度,这也是众多书家不敢轻易触碰金文这一领域的主要原因。因为要想创作,首先得过文字这一关。尽管如此,还是吸引很多书家把大篆作为主要创作方向。而相对于小篆,大篆更显得魅力无穷,变化多端,创作上也难出现程式化之倾向,不像小篆,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首先是解决字法是否正确的问题,这是金文创作的第一关,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具备相当的古文字功底,通晓《说文解字》,熟悉一些字的用法,诸如繁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等都要熟悉。否则创作起来及易“卡壳”而使创作无法进行下去。同时身边要常备一些工具书,如《篆字编》《金文编》《古籀汇编》《商周金文选》《甲金篆隶大字典》《中国玺印类编》等工具书。碰到一些不会的字,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得到查证。然而这些工具书能有据可查的字,实际上也很有限,这样问题就来了,有部分字查不到的字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比较棘手,通常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通晓此字的小篆写法,然后逆推,还原成大篆的书写方式。这个方法因人而异,水平高的人逆推的字结构比较合理,反之则会出现文字古意不够的问题。二是,拼凑之法。这个方法也不能普遍适用,有些字能拼,有些字却不能直接拼接,具体还得看对古文字的熟悉情况。其三,有一类字甲骨文里有而金文却没有,对于这类字可适当变形为我所用。然按启功先生的观点,他是不主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字混用在一起,尤其是甲骨文与金文。理由是甲骨文与金文,它们分属不同时期,且各自保持相对完整的文字体系,不可混用。笔者认为,在创作中,碰到极少部分甲骨文里有而金文里没有的字,可适当放低标准。当然,这就要考验创作者的变形能力了,只要整体谐调统一,也未尝不可。

       

1547053178740477.png




       其二,字法要有古意。这主要考查创作者综合运用的能力,及要熟悉金文的结字规律。让自己“造”的文字有古意,并且在章法上要谐调起来。因为有些字出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金器上,这些文字在风格上差异很大,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把它谐调起来成一种风格。这就要求创作者具备较高的通变能力,才能达到较理想的状态。

       其三,在章法上可以合理地借鉴古人。如果我们翻开《商周金文选》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周金文风格多元,形式多样,参考余地很大。古人在章法上主要是三种形式,一是有行有列如《墙盘》《静簋》等,二是有行无列如《多友鼎》等。在遗存下来的金文作品中,绝大多数采用前两种章法。三是无行无列,这类作品较少,我们可以在商周遗存金文作品中找到借鉴的蓝本。金文里还有一些少字数作品,造型生动、章法自然,为写金文小品直接提供范式。其实古人没有刻意去关注作品的形式,但形式却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及通变与转换的能力而已。

       总之,要想写好金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长期磨练,要多临摹西周金文经典作品,多思多悟;身边还要备一些常用的工具书以备查阅,并要具备一定的古文字功底,通晓书体的演变进程,唯其如此,方期大成。



1547053202990256.png


       李贵明,字鉴庐,号枕石楼,湖南省邵阳县人。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博士在读。师从祝遂之、陈振濂、沈浩、陈大中、汪永江、白砥、沈乐平、戴家妙、邓宝剑诸位教授。2013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西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书法学科的创建与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 2017年分别在甘肃省美术馆、西北师大博物馆、甘肃甘南州文化馆、湖南邵阳市美术馆举办“李贵明篆刻巡回展”,出版《千秋丝路印颂辉煌篆刻集》、《李贵明书法篆刻作品集》等。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艺术家。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专业主讲教师,甘肃省金石篆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甘肃书画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