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浸润心灵———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改琴

 

让艺术浸润心灵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改琴  

 

 

 

 

 

  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  

 

 

  编者的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文化发展问题所作的决定,描绘了我国文化发展的蓝图,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化·视点”从本期起开设“文化陇军”栏目,特邀我省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谈谈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认识及如何更好地推动我省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11月11日上午,当记者在省政协办公室第一次见到张改琴时,这位享誉省内外的书法家,慈祥和蔼,谈吐亲切。她关掉手机,耐心细致地与记者交谈起来。  

 

 

  记者发现,张改琴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甘肃日报》,上面刊登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最近认真学习了这个《决定》,虽然学习得不是很透,但主要精神已经领会了。”张改琴告诉记者,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适合国情,非常重要和必要。她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把“德”放在首要位置,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突出抓经济建设,对道德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具体来讲,比如医德医风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商业欺诈问题等等,造成人们的信任危机,这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意识的缺失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失衡,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文化建设是一种‘导向’,导向正确,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导向错误,是国家和人民之祸。”张改琴说,只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塑造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和正确的价值观,让文化艺术浸润我们的心灵,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同时,重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从而凝聚人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张改琴是当代甘肃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和最具创造性的画家之一。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年来,张改琴刻苦磨砺,笔耕不辍,成果颇丰。她的书法作品灵活自然、雄浑刚健、别具风格;美术作品立意高远、大气磅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交流展,在中国美术馆及西安、兰州、广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美术》《中国书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曾作专题介绍。出版有《张改琴书画》《张改琴书画集》《中国美术家张改琴》等作品集。  

 

 

  “当前甘肃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是比较健康的。”谈起我省的文化发展现状,张改琴这样评价。她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众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在甘肃这片热土上,虽然经济还欠发达,但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在全国都是很有影响的。比如前不久举办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赛区)中,甘肃投稿率排在全国第6位,如果按人口比例来计算,投稿率应是第一位的。二是群众基础好。甘肃有“镇原书法之乡”“通渭书画之乡”等,老百姓喜欢书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一个村子,不比时尚,不比名牌,就比谁家孩子字写得好,这体现的是纯朴的民风,健康的文化意识。“不管哪种文化形式,只有喜欢,只有热爱,才可能谈得上发展。”张改琴如是说。  

 

 

  对于甘肃今后如何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张改琴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实践,谈了自己的体会和建议。她说,首先要搞好人才培养。甘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喜欢文艺的群体大,民风纯朴,文化坚守比较良好。特别在书法艺术方面,甘肃历史上有草圣张芝、索靖,这都是甘肃推进文化发展的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不过,今后还是要加大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从基层抓起,从小孩子抓起。特别是要对已成名成家的文化“领军人物”和艺术家,加大保护和扶持,给他们一定的待遇和荣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充分发挥老艺术家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其次是要培育甘肃的文化特色。甘肃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有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另外还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彩陶文化等。但与其他省相比,我省的文化特色不那么响亮。比如到了桂林,各旅游景点、旅游大巴车上,全播放的是《刘三姐》的曲调,《刘三姐》就代表着桂林,就代表着广西的文化特色;到了新疆,到处都是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甚至在建筑工地上,都是这种曲调,农民工休息时,就会随着舞曲跳起来,身心融入其中了,这种感染力是很令人感动的。因此,我们甘肃也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在“戏剧大省”建设中,应认真挖掘、整理和推介陇剧、陇曲和陇调,使这一独具甘肃特色的传统戏曲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三是应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配套。甘肃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资源重点进行推介,形成合力,共同发展,比如石窟艺术、舞蹈艺术、书法艺术、民俗文化艺术等。各市县也应形成自己一整套的宣传策略和方案,利用出版物和旅游产品开发等,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四是要抓住机遇,推出一批文化建设的好项目和重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重点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使老百姓真正有自己的文化活动舞台。  

 

 

  五是要引领文化消费,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每一个文化门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练字的人,文房四宝就卖不出去;没有读书的人,出版业就不会发展;没有人看电影,剧院就成了摆设。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引导和培养,引导人们进行文化消费。比如现在教育部规定,小学一到三年级学生要练习硬笔书法,三年级以上练习毛笔书法,让书法重新走进课堂。这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反过来也是培养文化消费。从远处说,培养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也就是促进书法事业的发展;从近处讲,小孩子写字的多了,市场上的笔墨纸砚就消费得快了,就会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同时,要规范文化消费市场,特别是加大对书画、古玩、收藏、拍卖等市场监管,真迹就是真迹,仿品就是仿品,不能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保护消费者,最终还是培育消费市场。  

 

 

  关于如何处理好文艺创作和走向市场的关系,张改琴说,这是一个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一个艺术家创作出群众喜欢的艺术作品,他付出的艰辛劳动首先应该是有价的,当然就不可能脱离市场。钱多与少,那只是银行的一串数字。一个人对钱的消费本身是有限的,比如开一两百万元的车,是有限的;住200平方米的房子,那也是有限的,但对艺术生命的追求却是无限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把艺术追求放在第一位,只有把艺术当艺术来对待,才能最终获得社会和历史的认可。  

 

 

 

 

 

 

 

(编辑:大秦)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甘肃书画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