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 大家风范----专访李铎

 

 

 

李铎先生(左)在工作室(仕龙书屋)接受本报记者兰干武(右)采访。中为汪碧刚。  

 

 

嘉宾:李铎(中国书协顾问、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艺术顾问,文职将军) 

 

汪碧刚(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记者:兰干武 

 

时间:2011年10月23日  

 

 

壮哉 大家风范  

 

 

        兰干武:历时半个月的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取得圆满成功,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展品极其震撼、社会极大关注、业界极大认同,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参观展览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100余位部长将军前来观看,30多万观众现场观摩,好评如潮。特别是受到了中央的重视,汪先生作为策展人,您先说说吧。 

 

  汪碧刚:此次展览历时半个月,开幕式隆重热烈,中央领导参观鼓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程前来参观。刘云山说,书法艺术的繁荣进步,一靠传承积累,二靠创新创造。李铎先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他盛赞李铎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提出文艺界要向李铎先生学习。这是中央对这次展览的充分肯定,也是期冀我们对当代书坛和书展进行更多、更深的思考。 

 

  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吴昌德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对李铎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李铎先生的可贵可敬之处在于:他始终坚守中国传统的清高品格,为人师表,培养扶持了一大批中青年书法人才,可谓桃李满园。他希望全军书法家向李铎先生学习。 

 

  兰干武:李岚清同志来看了展览,还称李老为李老哥,这是怎样的缘由呢? 

 

  汪碧刚:8月18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专程参观展览。李岚清仔细观看展览,并听取了李铎先生的讲解,他对展览形式、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极高的评价。李岚清同志还现场题词“壮哉美哉——向李老哥学习”,并笑称自己小李铎先生两岁,又姓李,故称李老哥。 

 

  兰干武:这次展出的作品,书法和诗词相得益彰,气势恢弘,请李老也说说吧。 

 

  李铎:这次的作品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分爱党爱国、强国强军、登临揽胜、写景寄情、抒怀励志、澄观思远、继日以追7个部分,书法作品内容都是我的自作诗词(楹联),书传情,诗言志,诗词与书法相得益彰。这82首共140余幅,多为巨幅作品,书体多变,风格迥异,形式多样,格调高雅,气势宏大。旨在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精美的辞章和精湛的笔墨讴歌民族风格、描绘时代精神,充分展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艺术情趣。 

 

  兰干武:据说原计划只展览一周,后来却延长到半个月,是这样吗? 

 

  李铎:是呀!谢谢大家了。展览开始计划只展两三天,后来确定为一周,但作品一展出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我爱我的祖国”主题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应广大观众要求,并且经过筹委会的协商,决定将展览持续到9月1日闭幕。 

 

  兰干武:李老德高望重,书如其人,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参观展览的除了领导还有普通书法爱好者,据说您亲自接见小学生并题词勉励。请谈谈这事。 

 

  李铎:呵呵,还真有这么回事。这次观众特多,在展览期间我为他们讲解一些诗词的创作缘由和经过,大家都认真聆听,让我很感动。特别是8月20日,来自广州市海珠区江海小学六年级学生黄焜隆跪在展厅地上逐字逐句抄写作品,极其认真。这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接见他,并送他一本作品集,还在扉页题了词,以资勉励。感人的还有,年过七旬的书法爱好者李代相连续六天来到展厅,带着小马扎,仔细观看,仔细临摹。这些都很感人。 

 

  兰干武:请汪先生也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汪碧刚:这次的展览,除了上面提到的领导来观展,还有许多书法爱好者。我印象很深的有:来自河南周口的观众王少青留言:“李铎诗词书法展体现了‘六好’。一是主题立意好,主题定位为‘我爱我的祖国’,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党员、老军人、老书法家爱国的赤子情怀和报国的精神追求。二是内容选择好。三是书法艺术好。四是展出形式好。五是电视专题片好。六是先生讲话好。面对众多晚辈和学生,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尤其是最后一句:‘谢谢大家了’,让所有在场的人们都会重新认识怎么做人,什么是大家风范。” 

 

  兰干武:确实,李老以80多岁高龄,集中一段时间创作出140余幅作品,书体各异,尺幅不一,精彩纷呈,人书俱老,不容易。李老是文职将军,军旅生涯对您的书法有影响吗? 

 

  李铎:说起军旅生涯和书法生涯的关系呀,说来话长,那可有很多感慨呢。这里简要说一下,我从小就对写字和画画很感兴趣,后来当了兵,生活艰苦,但却很能磨砺人。到北京后,有幸接触到更多的名家碑拓、经典书法作品,在书法艺术的殿堂,我常常流连忘返,很虔诚地与经典对话。我们都知道,书法的进步离不开书法实践和生活经历,我是一名老党员、老军人,我从军这么多年,与军营有深厚的感情,我爱我的祖国和人民,我把我的经历感受浓缩在诗词里,蕴藏在书法线条中。回忆军旅峥嵘岁月,慷慨激昂,所以,不知不觉写字的风格会往豪迈的方向靠。我的军旅生涯与书法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  

 

 

  兰干武:李老说得真好。这次展览是为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别筹划的吗? 

 

  汪碧刚:其实,早在2010年9月,李铎书艺研究室的邢旭东首先提出“我爱我的祖国”这一命题,并提出《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艺术回顾》影视专题片需补拍一些镜头,于是李铎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上黄山、赴延安等地进行采风。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致赞成要举办“我爱我的祖国”主题书法展,这一提议得到李铎先生首肯。近两年,我和几位同事帮助李老整理资料,发现了李老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百首诗词手稿,于是多次建议他举办个人诗词书法展,实际上早在200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李铎诗词书法集》。两项提议结合,“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应运而生。 

 

  李铎:他们的提议很好,今年是建党90周年,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举办“李铎诗词书法展”有着特别的意义。同时也作为建国62周年,建军84周年的特别献礼。所以,大家说干就干,我主要是集中时间写出作品,他们筹备展览。于是这个展览就这样及时谋划了。 

 

  兰干武:当今书法已步入展览时代,名目繁多的各类书展层出不穷,办好书法展览尤其是个展实乃不易,准备作品花了您不少心思吧? 

 

  李铎:确实呀,我主要是写作品,但每一幅作品都马虎不得。作为军人,一贯讲究严谨自律,所以作品首先要能过自己这关才交给筹备组。不少作品多次修改,仅展览词《祖国万岁》就易稿20余次,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才定稿。采取封闭方式,历时两个月,圆满完成本次展览的创作任务。 

 

  兰干武:这次展览反响很大,与策划是分不开的。 

 

       汪碧刚:确定主题后,2011年3月16日,中国书协批复同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共同作为“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主办单位,展览进入实质性筹办阶段。四家主办单位随即成立筹委会,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筹委会拟定工作时间表,选题、创作、策展等诸项工作同步进行。 

 

  兰干武:现在的书法展览,对展厅的要求也很高,你们对布展也花了心思吧? 

 

       汪碧刚:有了精品力作,如何紧扣主题表现出来,展厅显得尤为重要。李铎书艺研究室的原瑞伦对布展工作极费心思。军事博物馆东一层展厅宽敞高大、展线长,且一层观众多,恰恰符合要求。确定展览地点后,作品的装裱、作品集的编辑都基于“大气”的理念进行,一是祖国伟大、二是作品大气磅礴、三是李老的大家风范。 

 

       兰干武:本次展览得到广泛关注,你们在宣传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汪碧刚:李老的书法艺术享誉海内外,其诗词艺术也卓有成就却鲜为人知,展览前期宣传工作十分必要。所以在《人民日报》、《书法报》等各大报刊宣传展览消息。 

 

  7月30日,四家主办方共同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新闻发布会,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代表主办单位宣布展览将于8月16日至28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兰干武:展览许多细节都很好,您认为细节重要吗? 

 

  汪碧刚:很重要,展览的一切都为整体服务,所以布展、开幕力求与主题呼应。8月初,展览筹委会与军事博物馆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对布展、保卫、接待、宣传等各项工作逐一部署。展览分类7个部分,配有注释卡片,开幕式背板与广场海报设计制作统一协调。灯光、音响、乐队、安保等在开幕式前落实到位。出席开幕式相关领导的确认,遵循谁邀请谁负责的原则,剪彩领导具有广泛代表性。领导讲话稿、新闻通稿的起草力求及时准确。划分嘉宾及记者区域等都要考虑。 

 

  兰干武:当今书坛很活跃,李老对层出不穷的展览如何看待? 

 

  李铎:当代书坛推精品、出大家,离不开成功的书法展览。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对书展极为关注,认为是学习、临摹的良机。作品挂在展厅一目了然,优点缺点尽收眼底。当今书法已步入展览时代,时代呼唤大家,这就是说推精品、出大家离不开成功的书法展览。 

 

  兰干武:展览圆满结束,作为策展人请您简要说一下经验。 

 

  汪碧刚:书法展览是一项系统工程。策划、组织书展需要提高认识,立意深远,确定目标,明确主题,学术性、艺术性是前提。展览是一个团队行为。书法家的精品力作是关键,但筹备人员的通力合作亦非常重要,观众看的不仅是作品,还有诸多相关环节。非一人之功,一己之力所能为。四家主办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十分重视筹办工作,潘国华、郭志鸿、常向东、鹿振波、梁士泉、刘欧祥等多位同仁通力协作,具体组织实施了本次展览的各项筹办事宜,还有一些人默默无闻地给予了帮助。在此,借贵报一角表示深深地感谢! 

 

  当然,就本次展览而言,尚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诸如学术研究、广泛宣传还不够深入等,需要反思。接下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兰干武:感谢李老和汪先生接受本报的采访。  

 

 

 

 

 

 

  (文字整理:吴林秀 蔡雄达 吴青保)  

 

 

 

 

李 铎 行书怒泻中堂  

 

 

  

 

 

  

 

 

 

 

李 铎 行书神州中堂 

 

 

 

 

  

 

 

 

 

李 铎 行书丛林横幅  

 

 

 

 

 

 

信息来源“书法艺术网”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甘肃书画艺术网